孩子,一般人的毛病,在于被偏見蒙蔽,而不能認識全面的道理,這其中以個人喜好作為判斷的標準,就會失去公。所以,自古有信之人以法禮儀作為信義之本,而無信之人則以好惡作為判斷信義的標準。反復無常,這是小人物的的表現,更是從政者無道的表現。從前有一個君王妃子,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疾病,人家通知他,他于是趕緊假借君王的名,命令馬車出門搭載。當時按國王的法令,私用君王的馬車,是要處以斬足之刑??墒鞘潞髧@悉后,不但不加以處刑,還對他夸獎有加,″真是孝順啊!為了母親,竟然連斬足之刑都忘了!″
后來有一天,妃子與君王一同到果園散布,他先吃了桃子,味道甜美,于是未及吃完,將余下的一半給君王吃。
君王的感受是:″這就是愛吧!不愿意獨享,而給我吃!″
后來經過多少的歲月,妃子的姿色不再,也不就失寵了。有一次她得罪了君王,君王的態度就不同了:″她以前假借我的命令私自用車,又將吃過人桃子給我吃,簡直無禮之至,應加以嚴懲!″
孩子如果你只相信自己平時積累的常識,唯恐聽到別人說不好,憑借自己的偏見去觀察別人,維想聽到別人贊揚的好話,這就是背離了正確的認識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