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,中國對日本出口主要集中于機電行業和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等。2011 年以來,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口增長略顯乏力,對日本的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出口增速低于總出口額增速,而日本對東盟地區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市場份額正逐步擴大。相反,機電行業對日本出口額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(除2012 年1-2 月外)。
此外,中國對日本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進口全面放緩。長期以來,日本在電子元器件、汽車及零部件、精密加工生產設備等高端領域具有比較優勢,但是2011 年以來日本國內產能普遍下降,盡管中國對日本優勢產業的進口仍位居前列,然而增勢大不如前。例如:2012 年以來,中國對日本機電及零器件的進口維持兩位數負增長態勢。
最后,中日貿易仍集中于沿海地區,中西部對日本貿易增勢明顯。我國沿海地區得益于較高的開放程度和完備的配套設施,對日本貿易一直走在全國前列,2011 年上海、江蘇、浙江和廣東對日本進出口合計額在全國占65%。同時,中西部地區抓住產業轉移的契機加快對外貿易發展步伐,四川、河南對日本進出口額同比大幅增加58%和80%。相關設備:混合器、混合設備
此外,2011 年私營企業對日貿易同比增長30%,正在成為除外商投資企業之外推動中日雙邊貿易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可見,對于中國來說,中日貿易健康發展任重而道遠,未來應通過對外貿易積極推動中日經濟不斷融合,實現共贏。一方面,中國應利用好日本震后重建的機遇,繼續擴大對日本出口的同時,優化出口結構,既要發揮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優勢,更要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移,爭取做到傳統行業向知識密集型行業平穩過渡。另一方面,加大對日本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,積極進行研發和技術創新,改善中國處于產業鏈末端的垂直分工結構。同時,中國還應加快多邊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步伐,積極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進程,做好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,增強對日本優勢產業的吸引力,以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。